t1244p803

蔡英文罕见发声:我是台湾人并没有错,我是中国人,因为我是念中国书长大的,受的是中

蔡英文罕见发声:我是台湾人并没有错,我是中国人,因为我是念中国书长大的,受的是中国式教育。媒体怒斥蔡英文的“双面话术与真实“台独”底色。 信源:观察者网——蔡英文曾说:我是中国人,念中国书长大,受的是中国教育 在政治舞台上,有些人的轨迹充满了令人费解的悖论,蔡英文便是其中之一。 时光拨回到1956年,蔡英文出生于蒋氏父子主政的台湾。那时的教育,底色是纯粹的中国认同,小学课本上印着“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中国人”。 她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,一路从台北中山女高读到台大法律系,甚至她的名字都带着传统印记。 父亲原本为她取名“蔡瀛文”,后因笔画繁琐才改为“英文”,足见蔡家对中华文化的看重。 更有意思的是,蔡英文的家族血脉与中国历史的渊源极深。她的祖先二百多年前来自福建漳州,其中一位名叫蔡攀龙的,甚至官拜清朝正二品,是平定台湾林爽文之乱的功臣。 这位为大清一统立下汗马功劳的将军,恐怕不会想到,他的后代子孙竟会为了政治前途,试图切割这份血脉联系,甚至在网络上悄悄删去祖籍信息。 其实在早年,蔡英文的立场与今天判若两人。1998年,她以学者身份随团访问北京,初到大陆,脱口而出的印象是:“大,大陆真大啊!” 到了2000年,面对“立委”质询,她坦言:“我没有说我是中国人有什么不好…我是中国人,因为我是念中国书长大的,受的是中国式教育。” 甚至在2013年到金门祭祖时,她还公开表示“我是中国人”,并认为“未来的一个中国,是台湾民众的唯一的选择”。 不过,当政治的聚光灯打在她身上后,一切都开始变了味。她受李登辉赏识,参与推动“两国论”,政治立场开始了悄然蜕变。 加入民进党并成为领军人物后,她便巧妙地将两岸关系置于“维持现状”的模糊框架下,实则一步步推动“去中国化”议程。 在她的主导下,民进党当局拒不承认“九二共识”,两岸关系急转直下。 教育首当其冲,历史教科书被大改,中国史被降格并入东亚史,直接后果是台湾年轻一代的身份认同迅速流失。 有数据显示,2023年仅有约两成半的台湾年轻人还认为自己是中国人,与十年前相比大幅滑落。 对外,蔡英文政府选择了一条“倚美谋独”的路线。她将台美关系置于“最优先”地位,通过频繁“过境”与美国政要会面,试图换取国际支持。 同时,她大幅增加防务开支,向美国采购了天价的军事装备,继任的赖清德更是变本加厉。 蔡英文前后的变化,让我们切实的感受到环境对一个人的影响有多大,她能将一个爱国的少女变成一个内心阴暗撕裂的妇女 然而,环境的改变亦能重塑认知。现实的一个案例就是台湾网红“馆长”的前后变化。此前他曾受民进党宣传影响,对大陆抱有偏见,甚至发表不当言论。 但当他亲身踏上大陆土地,目睹上海的繁华、感受大陆的开放与包容后,他的态度发生了巨大转变。 他通过直播向台湾民众展示大陆的真实面貌,直言“被上海的发展震撼”,并坦承此前的负面认知皆为“民进党的谎言”。 这一现象表明,当台湾民众能够亲身接触大陆,了解大陆的发展和进步,他们的认知和态度也会随之改变。 因此,中国应进一步鼓励越来越多的台湾人来大陆参观交流,通过民间交流增进彼此了解,消除误解和偏见。 两岸同根同源,爱国心不应被人为割裂。 但不变的是,无论岛内政局如何演变,海峡对岸对统一的决心从未变化。解放军的常态化巡航和“联合利剑”等一系列围台军演,明确展示了大陆捍卫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底线。 大陆方面愿意以最大的耐心等待同胞回归,但对那些顽固的“台独”分裂分子,也绝不会手软。